近兩年,中控信息一直在加大數字化投入,企業整體戰略也從“智慧城市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”向“領先的基礎設施數智化平臺與解決方案服務商”轉型,并且在數字路口、數字道路、數字化裝備等方面都已經自主研發了相關產品。
中控信息高級副總裁徐震輝表示,從宏觀政策角度來看,未來對基礎設施數字化方面的投入會越來越大。數字化是一個大的趨勢,中控信息身在杭州,特別能感受到杭州的數字化改革趨勢,也已經做好了往數字化方向發展的準備,希望能夠在數字化的浪潮當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01
過去半年,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么?
徐震輝:我最多思考的是兩個方面,一個方面是怎么樣把我們的產品做好,第二個方面是怎么樣把我們市場開拓的更大一點,項目帶動的更多一點。在產品方面,杭州在進行一些數字化改革,交通也不例外,逐步向數字化方向發展。我們在這一塊投入了很多的力量去研發產品。在市場方面,公司各個事業部業務開展都是比較獨立的,所以我們橫向做一些拉通,事業部與事業部之間做一些項目的交流和客戶的共享。
02
從“智慧城市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”向“領先的基礎設施數智化平臺與解決方案服務商”轉型,中控信息是出于哪些考慮?分別有哪些布局?
徐震輝:轉型出于幾個方面考慮:
第一個方面,宏觀政策背景下,未來對基礎設施數字化方面的投入會越來越大。
第二個方面,從我們公司自身業務考慮,我們本身就是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,原來叫智慧城市,我們有幾個部門:城市交通、公路交通、軌道交通、水環境等,實際業務都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改造。所以為了更加專注,專注定位在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平臺和解決方案上,我們進行了轉型。
另外一方面,我們希望能夠更專業一點,因為智慧城市范圍太廣,我們就希望在原來的這些業務上面能夠做得更精、更深。
03
2022年初,中控信息獲由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領投的國資背景戰略融資數億元,融資后,中控信息的整體戰略、業務有哪些變化?
徐震輝:整體戰略是雙業務驅動由1.0向2.0升級,1.0跟2.0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增加了產品和裝備這一板塊。未來,我們重點想去打造一些核心產品,希望能夠通過這些產品來推動業務升級。
04
市場層面,受宏觀經濟影響,行業發展放緩,市場內卷的局面下,中控信息有哪些應對策略?
徐震輝:行業競爭非常激烈,我們還是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:
第一,加大已有項目的交付能力,盡快把這些項目驗收、回款,保證公司的現金流。
第二,加大研發的投入,產品的解決方案需要有很大的研發投入。把這部分工作做好以后,整合我們的綜合能力。
第三,加大市場拓展,特別是讓我們已有的市場更加穩固,新的市場能夠很好的逐步去開拓。
05
如何評價當前階段智能交通市場發展環境?
徐震輝:市場競爭環境的確比較惡劣。一方面是外部環境、宏觀經濟形勢都不是非常樂觀,還有疫情的影響。
另一方面,互聯網的巨頭也對我們造成了一些沖擊。移動、聯通、電信三大運營商的介入,對于傳統集成商的確有很大的影響。
想要在這樣激烈的競爭當中取勝,自己本身的實力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,公司更多要修煉內功,把自己的內功修煉好。
智能交通競爭是多方面的競爭,不僅僅是某一個方面?;ヂ摼W公司可能在某一些方面會比較強。但是對業務的理解、對核心技術的把握,還有對交付以后的運維等方面,我們傳統集成商擁有更多優勢。
作為傳統的集成商,對未來的市場我們還是有信心的,能夠應對復雜的競爭局面。
06
結合當前國家政策影響下,您怎么看未來一兩年市場走勢?
徐震輝:未來一兩年的市場走勢,整體上還會比較平穩的發展。
數字化是一個大的趨勢,我們身在杭州,特別能感受到杭州的數字化改革趨勢,對我們的公司業務也有比較大的影響。
我們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準備。這兩年在數字路口、數字道路、數字化裝備上都有自主的一些產品,目前也已經有10多個城市在應用或試點我們的這些產品,所以我覺得項目的重心應該會往這個方向去發展。
我們積極做好了準備,希望能夠在數字化的浪潮當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編輯:趙凡
版權聲明:
凡注明來源為“中國水網/中國固廢網/中國大氣網“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圖表、音頻視頻等,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,如有轉載,請注明來源和作者。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。
媒體合作請聯系:李女士 010-88480317